"刑警的工作不只是偵查辦案而已。如果有人因為事件而心理受到傷害,這個人也算是被害人了。而尋找各種可能的方法幫助這樣的被害人,也是刑警的職責之一。"
加賀恭一郎,東野圭吾筆下暖心的刑警,跟人氣王湯川學有很大的不同。
在腳色的塑造上,湯川學是大學副教授,對案件本身不如對自己的研究般感興趣,算是個科學宅。而加賀是個警察,四處奔走了解每個小細節來破案。
這就明顯地造就閱讀觀感上的不同,湯川學破起案來比較有歐洲早期的感覺,他並不在乎背後的動機,只是抓兇手解謎而已(當然到後來似乎越來越有人味了),而加賀恭一郎則是注重每個小細節以及背後的故事,帶著伴手禮去家家戶戶拜訪,有點像三姑六婆的辦案方式,所以他破起案來是很體貼有人味的。
而日本人似乎不喜歡寫主角醜,所以這兩個看描述都蠻帥(日劇更是,福山雅治跟阿部寬...)。
湯川學系列(或者說偵探伽利略系列)有著東野圭吾最高傑作<嫌疑犯X的獻身>,詭計與愛情至今讓人難忘,而這本<新參者>也不惶多讓。案件對偵探來說是謎題,而對加賀來說,案件是人的故事。
本書的詭計並不複雜,推理的成分也不那麼高,不是那種猜兇手式的小說。但他故事的編排非常的棒。
本書由九個短篇故事匯集而成,前七個短篇故事即使獨立看也都是佳作,更難得的是由九個短篇組合成一個感人的長篇,這編排讓人眼睛為之一亮。
而每個短篇背後的故事,都是可能發生在你我身上,濃濃的人味,把偵探小說從雲端拉回人間。
==================有雷 大雷===================
第一章 煎餅屋的女兒
保險業務員的不在場證明被懷疑,因為他在宣稱的時間中,是有可能繞去犯案的。而保險業務員拜訪的煎餅屋一家也無法說出確切的時間。加賀調查發現,原來是業務員隱瞞了煎餅屋奶奶的癌症病情,跑了兩趟,所以才會有那段空檔。
第二章 料亭的小師傅
料亭小師傅幫老闆買的人形燒出現在凶案現場,到底老闆是不是兇手呢?原來老闆去找酒家女,買人形燒給她吃,老闆娘發現了,偷偷把其中一個換成裝山葵餡的。
第三章 陶瓷舖的媳婦
陶瓷鋪婆媳常常吵架。加賀發現媳婦曾經拜託死者幫他買昂貴的剪刀,是否跟命案有關呢。原來是媳婦買來孝順婆婆的,婆婆其實也偷偷準備了要給媳婦的禮物,只是都拉不下臉來罷了。
第四章 鐘錶店的狗
死者在郵件裡寫道她遇見鐘錶店老闆跟狗,可是根據老闆的證詞,地點卻兜不上。加賀發現原來老闆是偷偷跑去廟裡幫女兒祈福,所以才嘴硬說謊。
第五章 洋菓子店的店員
死者經常去洋菓子店。死者的兒子離家出走之後,死者跟丈夫離婚,搬到兒子附近,卻沒有讓兒子知道。兒子在死者身亡之後四處查問,加賀於是告訴他,原來死者常去洋菓子店是因為她誤以為店員是兒子女友,而那店員懷孕了,她想要默默守候。
第六章 翻譯家友人
翻譯家是死者的友人,也是命案發現者,她們之前發生了一些不愉快,所以翻譯家一直覺得有虧欠。加賀調查之後告訴他,其實死者早已原諒她。
第七章 清潔公司的社長
清潔公司的社長是死者前夫,似乎跟一個酒家女不清不楚。加賀調查發現原來那酒家女是社長的女兒而不是情婦。
第八章 民藝品店的客人
死者是被勒死的,加賀調查兩間民藝品店,搞清楚陀螺繩與命案的關聯。
第九章 日本橋的刑警
破案了!但兇手在財務方面卻說不清楚,於是加賀請其他警員出馬,以自身經驗感動兇手,讓他終於說出兒子虧空公款的事實。
總之,這本書是由九篇很棒的短篇匯集而成一個溫暖的故事,作為"新參者"(新來的人)的加賀,展現了他獵犬的特質,做出一個又一個體貼的"人情推理",非常推薦
私心評分:9分 (10分為滿分)